卷首 2018/09/16 13:00:02

2017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区域合作研究

当代上海研究所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

2017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区域合作研究

当代上海研究所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

2017长三角发展报告:区域合作研究

目录

导言1

第1章区域合作理论概述1

1.1、区域合作理论1

1.1.1、区域合作的理论起点1

1.1.2、区域合作的基本内容5

1.1.3、区域合作的相关理论7

1.2、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合作理论的演进13

1.2.1、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有关区域合作理论的初步建立13

1.2.2、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有关区域合作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5

1.2.3、2003-2010年期间有关区域合作理论的进一步完善17

1.2.4、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有关区域合作理论的新时期要求18

1.3、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意义19

1.3.1、““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区域19

1.3.2、长江经济带合作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20

1.3.3、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有力实践21

第2章上海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历史沿革23

2.1、早期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前)24

2.1.1、鸦片战争后,被迫对外开放条件下商品经济逐步繁荣25

2.1.2、新兴现代工商业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26

2.1.3、计划经济体制年代长三角地区城市功能趋同阶段28

2.2、上海经济区诞生(1982年-1992年)28

2.2.1、打破传统经济僵化模式,建立经济融合机制31

2.2.2、促进区域融合,建立要素流动机制32

2.2.3、保障资金流通,实行金融体制改革33

2.2.4、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市场,推行产销结合机制34

2.2.5、加强区域合作,确定以市场为主导的政府间合作机制34

2.3、长三角区域合作成型(1992年-2007年)35

2.3.1、浦东的开发开放,改变长三角发展格局36

2.3.2、打造现代服务业,支撑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和发展39

2.3.3、打通城际脉络,推动长三角区域交通合作48

2.3.4、促进人才城际就业,实行长三角区域人才合作50

2.3.5、整合区域资源,推动长三角区域旅游规划合作51

2.3.6、促进城市协商交流,建立政府间的合作机制52

2.4、泛长三角合作起步(2008年-2014年)56

2.4.1、加强产权管理建设,保障产权交易合作56

2.4.2、建立共享平台,促进公共服务合作60

2.4.3、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环保合作64

2.5、长三角城市群合作发展(2015年-至今)67

2.5.1、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及其特点67

2.5.2、长三角城市群的竞争7

2.5.3、长三角城市群的合作9

2.5.4、跨省经济园区合作发展2

2.5.5、长三角城市群合作导向下上海发展的思考4

2.6、上海参与长三角对长江经济带的带动作用10

2.6.1、倡导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合作机制11

2.6.2、浦东开发开放开启沿江合作16

2.6.3、确立龙头地位,推动黄金水道新崛起22

2.6.4、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龙头”作用进一步深化0

2.6.5、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引领服务长江经济带9

第3章、长三角发展区域合作的比较研究24

3.1、区域合作发展竞争力分析24

3.1.1、区域合作发展竞争力24

3.1.2、区域合作发展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27

3.1.3、区域合作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结果78

3.1.4、区域合作发展竞争力协调模式与合作机制分析3

3.2、国内区域合作案例8

3.2.1、京津冀区域合作10

3.2.2、珠三角区域合作13

3.2.3、成渝区域合作16

3.2.4、环长株潭区域合作19

3.3、国际区域合作案例22

3.3.1、美国区域合作22

3.3.2、英国区域合作25

3.3.3、德国区域合作28

3.3.4、日本区域合作32

3.3.5、启示34

第4章长三角发展区域合作发展的目标选择36

4.1、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利益基础和存在的瓶颈36

4.1.1、长三角发展区域合作经济36

4.1.2、长三角发展区域合作社会43

4.1.3、长三角发展区域合作文化4

4.1.4、长三角发展区域合作生态9

4.2、长三角区域进一步合作的条件13

4.2.1、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将改变长三角地区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分工地位13

4.2.2、我国经济相对过剩格局以及扩大影响内需对区域合作持久性影响14

4.2.3、国内统一市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推动16

4.2.4、沿江沿海两大经济带给长三角的合作和发展带来新机遇18

4.3、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目标选择19

4.3.1、建成多中心一定规模的世界级城市群19

4.3.2、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快区域性产业结构优化22

4.3.3、进一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成区域共同市场23

4.3.4、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提高长三角地区技术创新能力25

4.3.5、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27

第5章、长三角发展区域合作的思路29

5.1、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域效应29

5.1.1、紧跟步伐,联动国家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29

5.1.2、着力培育,打造具有龙头作用的先进制造业32

5.1.3、重点发展,孕育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35

5.1.4、因势利导,发展与产业体系配套现代服务业38

5.2、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提升区域合作功能和效率42

5.2.1、加强区域快速交通建设,形成区域综合交通体系42

5.2.2、加快区域综合枢纽建设,努力夯实区域公共交通45

5.2.3、推进区域能源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合作发展支撑47

5.2.4、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区域合作沟通通道49

5.3、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构建跨区域合作环保体系52

5.3.1、总体和单项规划并行,制订区域环境联合规划52

5.3.2、责任和权利明确划分,完善区域环境协调共治54

5.3.3、预警和方案事先准备,保证区域环境应急合作57

5.3.4、总量和分配合理流通,坚持区域环境市场调节59

5.4、合理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城镇区域协调合作发展62

5.4.1、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62

5.4.2、协调城镇不同层次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功能64

5.4.3、优化区域人口布局,调节区域城镇规模结构67

5.4.4、加强区域城市规划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69

5.5、构建区域内社会和谐,提高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71

5.5.1、统一思想,建立完善区域内社会信用体系71

5.5.2、加强交流,协同发展城市与乡村公共服务74

5.5.3、稳步推进,因地制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76

5.5.4、总体把握,循序渐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78

5.6、深化区域内文化整合,加快构建现代文化服务系统79

5.6.1、共建区域内文化体系,共同参与文化合作过程79

5.6.2、共建区域内文化产业,不断挖掘文化合作潜力81

5.6.3、建立区域内文化组织,完善整合文化合作市场82

5.6.4、共享区域内文化成果,集体受益文化合作果实84

附录一2015年长三角区域合作各个城市数据统计85

表6.12015年长三角各城市总体经济情况0

表6.22015年长三角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情况1

表6.32015年长三角各城市大学生及就业情况2

表6.42015年长三角各城市金融投资外贸情况3

表6.52015年长三角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情况4

表6.62015年长三角各城市城乡社会保障基本情况5

表6.72015年长三角各城市住房及教育情况6

表6.82015年长三角各城市文化医疗情况7

表6.92015年长三角各城市资源占有量情况8

表6.102015年长三角各城市环境保护情况9

附录二2015年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合作的数据统计10

表6.112015年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合作总体经济情况10

表6.122015年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合作居民生活水平情况0

表6.132015年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合作大学生就业情况0

表6.142015年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合作金融投资外贸情况0

表6.152015年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合作交通基础设施情况0

表6.162015年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合作城乡社会保障基本情况0

表6.172015年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合作住房及教育情况0

表6.182015年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合作文化医疗情况0

表6.192015年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合作资源占有量情况0

表6.202015年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合作环境保护情况0

表6.202015年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合作环境保护情况(续上表)0

参考文献1

返回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