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2011/05/03 10:17:35

一、《上海年鉴》是系统记述上海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是列入国家新闻出版特殊系列的年刊。《上海年鉴(2010)》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第十五部综合性年鉴,由《上海年鉴》编纂委员会主持编纂,各部、委、办、局、区、县、集团公司、驻沪部队编写组和有关单位供稿,《上海年鉴》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

二、 本年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 本年鉴记述时限为 2009年1月1日 12月31日 ,反映上海所发生的有重要影响的大事、新事,并刊载重要的资料和统计数据。为参照之需,某些条目内容或统计表中的数据亦反映2009年之前的情况。有关上海地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在以前各版的《上海年鉴》中虽有刊载,但为保持年鉴内容的完整性和方便阅读查检,本版作适当修订后仍予以刊载。

四、 本年鉴卷首设大事·要闻、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在沪活动、专文、专记、上海概貌;卷中以中文序号标示的栏目共有48个,每一栏目均分为“栏目—分目—条目”三级结构层次;卷末有文献、统计资料、对照资料和索引。卷中栏目共列324个分目、1569个条目(包括资料条目23条),收录统计表105张。条目为主要信息载体和基本撰稿方式。卷首有彩照62幅,正文中有图片209幅。

五、 本年鉴栏目之首大部分设“综述”分目;大部分分目之首设“概况”条目,反映各行业、各类事物的总体情况,并用基本固定的要素予以记述,以保持各年度间相关资料的延续性。

六、 本年鉴选择相关的资料附于有关分目、条目中,以增强年鉴的实用价值并便于相互比较。

七、 本年鉴为保持各栏目或分目内容的相对完整性,个别条目会有重复,但记述视角并不相同,而内容详略亦不相同。对于内容完全相同的条目,则以参见方式处理。

八、 本年鉴“人物”栏目,包括“新当选的两院院士”、“逝世人物”、“在上海的外籍人士”和“在上海的留学回国人员”等分目。逝世人物按逝世先后为序,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在上海的外籍人士和在上海的留学回国人员按姓氏笔画(外国人名以首字)为序。纪念人物,内容以记述纪念活动为主,则分别列入有关栏目或分目。

九、 本年鉴中,“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政府机构简称,按照《国务院机构简称》(2008年)和《上海市政府机构简称》(2008年)使用。

十、 本年鉴中的统计资料由市统计局提供。正文中的数据由各单位提供,但主要数据已经统计部门审改。除年度之间的对比和注明不变价计算者外,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某些数据,由于各部门统计口径不一,数值可能略异。

十一、 本年鉴的索引,主要采用主题分析索引法,按主题词首字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同时,有表格和串文图片的索引。索引使用方法,详见索引说明。

返回正文